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新闻中心
新闻中心

凤岗公司注册-企业所得税法与所得税会计准则差

标签:公司,注册,企业,所得,所得税,税法,会计,准则  2019/1/21 8:52:27  预览

凤岗公司注册-企业所得税法与所得税会计准则差异分析

一、基本差异
  (一)目的差异《企业会计准则第18号——所得税》是为了规范企业所得税的确认、计量和相关信息的列报。从会计的角度来看,所得税是一种费用,在计算企业净利润时,要扣除所得税费用。
  《企业所得税法》是为了课税,根据纳税人的现实纳税能力北京网站建设,确定肯定时期内纳税人的应纳税所得额和应纳税额。从税法的角度来看,所得税是一种任务,不是一种费用,《企业所得税法》第十条第(二)项规定,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企业所得税税款不得扣除。
  (二)所得税定义差异会计准则所称所得税包括企业以应纳税所得额为基础的各种境内和境外税额。也就是说,悉数境内、境外所得税都要确认为所得税费用,计入当期损益。
  《企业所得税法》所称应纳税额不同于会计所称所得税,第二十二条规定,企业的应纳税所得额乘以适用税率,减去应减免的税额和许可抵免的税额后的余额,为企业所得税的应纳税额;第二十三条规定,企业取得的下列所得已在境外缴纳的所得税税额,可以从其当期应纳税额中抵免,抵免限额为该项所得依照本法规定计算的应纳税额;超过抵免限额的部分,可以在以后5个年度内HR娱乐,用每年度抵免限额抵免昔时应抵税额后的余额进行抵补。也就是说,境外税额许可抵免,但因受抵免限额的限定,不肯定能够悉数境外税额都得到抵免。
  (三)范围差异所得税会计准则不涉及当局补助的确认和计量,但因当局补助产生临时性差异的所得税影响,应当按照准则进行确认和计量。
  《企业所得税法》涉及当局补助的收入的征税、不征税与扣除,悉数当局补助都应计入收入总额,除第七条第(一)项规定的财政拨款收入为不征税收入和其他另有规定的以外,财政补贴收入等当局补助也属于应税收入。
  二、应纳税额与所得税费用的差异实例
  假如企业将昔时的企业所得税应纳税额悉数作为所得税费用,计入当期损益,此时,应纳税额等于所得税费用,这比较简单,易于理解和应用。这种方法在会计处理上被称为“应付税款法”。但是,如许处理,不吻合会计处理的权责发生制原则。这是由于企业所得税法计算应纳税所得额和应纳税额的规定,不同于会计准则的规定而造成的。
  举例来说,某公司每年税前利润总额为1000万元,2008年预提了200万元销售产品的保修费用,这笔费用在2009年才现实发生,适用的税率为25%。
  在会计处理上,根据权责发生制原则,2008年将200万元销售产品的保修费用计入了损益。这是由于从会计的角度说,这部分保修费用是与2008年实现的销售收入相配比的。
  在税务处理上,根据《企业所得税法》第八条规定,企业现实发生的与取得收入有关的、合理的付出,包括成本、费用、税金、损失和其他付出,可以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所以,这笔保修费用2008年没有现实付出,不许可扣除,企业作纳税调整后,应纳税所得额为1200万元,应纳税额为300万元。到2009年现实发生时,才许可在税前扣除,企业应纳税所得额为800万元,应纳税额为200万元。这意味着预计保修费用这个事项削减了2009年的经济利益流出,或者视作是经济利益的流入。
  从企业来说,2008年将应纳税额300万元计入利润表,不吻合权责发生制原则,体现在预计保修费用带来的所得税影响,影响金额为200×25%=50万元。在会计处理上合理的做法是将50万元的将来利益从应纳税额中扣除,将300-50=250万元作为2008年的所得税费用。这里,将50万元的将来利益称为递延所得税。
  引入递延所得税概念之后,企业所得税的应纳税额就不等于会计上的所得税费用了。用公式透露表现两者的关系就是:
  所得税费用=企业所得税应纳税额-递延所得税
  当然,我们这里举的例子是从应纳税额中减去递延所得税得出所得税费用。在现实工作中,还会出现相反的情况,此时,就要从应纳税额中加上递延所得税了。如许,上述公式就变成了:
  所得税费用=企业所得税应纳税额±递延所得税
  这种方法在会计处理上被称为“所得税影响会计法”。

    三、资产负债表债务法
  所得税影响会计法,有递延法和债务法之分。其中,债务法又有利润表债务法和资产负债表债务法之分。《企业会计准则第18号———所得税》,采用的是资产负债表债务法,它是从资产负债表出发德龙驾驶室,通过资产负债表上列示的资产、负债按照会计准则规定确定的账面价值,与按照税法规定确定的计税基础比较,对于两者之间的差异分别应纳税临时性差异与可抵扣临时性差异,确认相关的递延所得税负债与递延所得税资产,并在此基础上确定每一会计期间利润表中的所得税费用。
  所得税会计是会计准则与企业所得税法规定之间的差异在会计核算中的详细表现。从资产负债表角度考虑,资产的账面价值代表的是企业在持续持有及最终处置某项资产的肯定期间内,该项资产为企业带来的将来经济利益;而计税基础代表的是在这期间内,该项资产按照税法规定可以在税前扣除的金额。一项资产的账面价值小于其计税基础的,注解该项资产于将来期间产生的经济利益流入低于按照税法规定许可在税前扣除的金额,产生可抵减将来期间应纳税所得额的因素,削减将来期间以应缴所得税的体例流出企业的经济利益,从其产生时点来看,应确认为资产。反之,一项资产账面价值大于其计税基础的,两者之间的差额将会于将来期间产生应税金额,增长将来期间的应纳税所得额及应交所得税,对企业形成经济利益流出的任务,应确认为负债。
  四、所得税会计核算的一样平常程序
  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核算所得税,企业一样平常应于每一资产负债表日进行所得税的核算。发生特别交易或事项时,如企业合并,在确认因交易或事项取得的资产、负债时即应确认相关的所得税影响。企业进行所得税核算一样平常应遵循以下程序:
  (一)按照相关会计准则规定,确定资产负债表中除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负债以外的其他资产和负债项目的账面价值。其中,资产、负债的账面价值,是指企业按照相关会计准则的规定,进行核算后在资产负债表中列示的金额。例如,企业持有的应收账款账面余额为2000万元,企业对该应收账款计提了100万元的坏账预备,其账面价值为1900万元,这是应收账款在资产负债表中列示的金额。
  (二)按照准则中对于资产和负债计税基础的确定方法,以企业所得税法规定为基础,确定资产负债表中有关资产、负债项目的计税基础。
  (三)比较资产、负债的账面价值与计税基础,对于两者之间存在差异的,分析其性子,除准则中规定的特别情况外,分别应纳税临时性差异与可抵扣临时性差异并乘以企业所得税税率,确定资产负债表日递延所得税负债和递延所得税资产的应有金额,并与期初递延所得税负债和递延所得税资产的余额相比,确定当期应予进一步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负债金额或应予转销的金额,作为构成利润表中所得税费用的其中一个组成部分———递延所得税。
  (四)按照企业所得税法规定,计算当期应纳税所得额,将应纳税所得额与适用的税率计算的应纳税额确认为当期应交所得税,作为利润表中应予确认的所得税费用的另外一个组成部分———当期所得税。
  (五)确定利润表中的所得税费用。利润表中的所得税费用包括当期所得税和递延所得税两个组成部分,企业在计算确定了当期所得税和递延所得税后西安人事考试网报名,两者之和(或差),是利润表中的所得税费用。